close

  吳龍貴(雲南 媒體從業者)
  雷楚年,曾經是一個響噹噹的名字——當年在汶川大地震中,這個彭州初中生,在地震發生時勇救7名同學,與林浩等一起被評為全國“抗震救災英雄少年”,他也因此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手。然而6年後,身負英雄光環的他卻躍入了深淵,因涉嫌詐騙等,雷楚年即將接受法律審判。(11月3日《成都商報》)
  從當年的少年英雄,到如今即將接受審判的犯罪嫌疑人,雷楚年的墮落讓無數人扼腕嘆息。嘆息的不僅僅是他身份上的巨大落差,更是因為我們不難發現,“少年英雄”的光環在他的墮落軌跡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。
  很多人對雷楚年如今的墮落無法接受,更難以理解。事實上,在我看來,這一切並不是偶然。辦理此案的檢察官在提訊雷楚年時,雷楚年曾說,到高中後,自己沒怎麼去讀書。雨果說,“少一所學校,就會多一座監獄”,十幾歲的少年,思想懵懂,涉世未深,既有嘗試一切的衝動,又無法剋制自己,如果不去學校讀書,那麼只能在社會上廝混,這樣的結果並不難預料。
  由雷楚年,想到另一個“少年英雄”林浩。成名之後的小林浩,廣告代言、拍攝影視劇,忙得不亦樂乎,據說已經很少到校讀書。接受媒體採訪時,儼然一副老演員的架式。外人當然無權干涉“少年英雄”們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,但小小年紀不是出現在教室而是片場,無論如何也算不上正常吧。
  這是一個善於塑造、發掘和包裝“英雄”的社會,但卻不是一個懂得如何善待和呵護“英雄”的社會。其實以今天的視角冷靜視之,無論是林浩還是雷楚年,當年的舉動固然感動人心,但似乎也只是出於一種少年的本能,背後本沒有那麼多的深明大義。然而在當時的特定背景下,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,又都需要塑造出這樣的典型,來振奮和鼓舞人心。
  某種意義上說,雷楚年們既是這種“樹典型”思維的最大受益者,也是最大的受害者。成為“少年英雄”後,他們得不停到處做英雄報告會,言不由衷地訴說自己的英雄感悟,他們不停地參加各種社會活動,和各種人合影留念,接受各種贊美和歡呼。過多的鮮花與掌聲,對於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來說,顯然是無法承受之重,而紛至沓來的榮譽與利益,也很容易讓人迷失在“贏者通吃”的錯覺里,認為一切都來得這麼容易。
  問題在於,當鮮花與掌聲散去,“光環效應”遞減的時候,他們的人生已經被粗暴地打斷,他們無法回到現實成為坐在教室里安靜讀書的學生,而只是毫無任何能力依托的公共人物,他們所能做的就是儘快用僅有的“英雄光環”去兌換現實利益。而在這個相信關係、崇尚名氣的功利社會,又確實為他們創造了種種條件。
  6年時間並不長,但對於一個15歲的少年來說,卻是成長過程中最為關鍵最為寶貴的時光。6歲中,雷楚年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人,但似乎唯獨沒有感動他自己。只有中間,些子少年,忍把浮名牽繫。需要以范仲淹這句詞共勉的,不僅僅是雷楚年。  (原標題:少年英雄成詐騙犯不是一個人的墮落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j93xjypc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